与精神疾病患者的一次同游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是一名来自蚌埠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2016级的学生,这学期到安徽省荣军医院见习,有幸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到医院九病区一次有着特殊意义的出游活动中。 为了进一步丰富住院精神
我是一名来自蚌埠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2016级的学生,这学期到安徽省荣军医院见习,有幸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到医院九病区一次有着特殊意义的出游活动中。
为了进一步丰富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逐步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将来能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春末夏初的一个下午,我跟随着九病区的医护人员一起,带着病情稳定的3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成先头部队,进行了一次名为外出采购实为重新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仔细了解之后,让我深感意外的是,因为种种因素,3名患者在医院住院的总时间已经超过五十年了。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为了办好本次活动,九病区的医护人员齐心协力筹备了一月余,患者也为了能得到这次外出机会在病房积极配合主动表现,所有人都期待已久,跃跃欲试。随着主任一句“两点半准时出发”,我们一行6人兴致勃勃,有说有笑地踏上了旅途。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哪怕是像坐公交、过马路、存包、使用购物车等这些在一般人看来不值一提的生活技能,对于长期住院、与社会脱节的精神病患者而言,都需要重新锻炼。这些生活技能的学习也是康复过程的一部分,是渗透到患者一言一行当中的,患者需要像小孩学习走路一样,重新学习和掌握。
这次康复出行活动,我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收获良多感慨万千,其中有七次感触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在我们离开病区前,看到病房其他病人隔着玻璃门用带有羡慕的眼光目送我们,不禁心中微动:若不是生病了,谁愿意一直待在病房呢?若能回归社会,谁又不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呢?
第二次是在公交车上,看到病人们乖乖坐好望着窗外,而其他乘客上车后主动坐在他们旁边的位置,或许是他们真的不介意,亦或者是他们不知道这些是病人,但那一瞬间我看到他们被接纳时内心确实涌过一阵暖流。倘若世人皆这般通情达理,患者也能放下病耻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了。但很遗憾,这种歧视仍然存在且占有很大部分,就像我们在逛超市过程中,有的人可能识别出了他们是病人,有的人可能是注意到了患者的统一着装和衣服上的“安徽荣院”字样,总之这些人都无一例外按捺不住好奇,一直盯着患者,或者下意识远离他们,连我都能感觉到这些,患者们更敏感,他们肯定也有所察觉,他们内心又会有多受伤呢?每每念及此处,深感无力,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去帮助他们康复。
第三次是因为一个患者想要买一本字帖。本来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患者借此机会重新接触社会,他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购一些食品作为奖励,但其中一位患者始终坚持想要一本字帖。然而在我们去的中型超市没有,最后我们考虑到只有3个患者,应该能保证安全,也实在想完成病人的愿望,虽然也担心有意外情况,但还是在与患者达成需要统一行动的协议后选择去了更大型的超市。病人想要字帖的愿望不正说明精神疾病患者也会不满足于物质追求,而已经达到精神追求的高度了吗?
第四次是在患者们的选购过程中,他们始终牢记要统一行动,当翟主任和我们分开去另一个货架帮他们找东西时,他们却是一直在找主任,你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的小心翼翼。信任是相互的,他们感恩我们愿意带他们出去,也愿意尽他们最大的努力让我们放心,这就证明在经过系统正规的治疗后,精神疾病患者也能有正常人的逻辑思维,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第五次是采购结束我们归还购物车准备打道回府时,一个患者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方便袋用来装自己买的东西,另一个患者也主动去帮助他,看到他们不仅有事前准备,还能做到互帮互助,我再次被深深触动了。
第六次是在返回途中我们看到了成片的油菜花,他们流露出想去花丛中拍照的意愿。拍照的时候老师告诉他们说可以随意摆姿势,然后我就看到一个患者缓缓举起右手看着镜头敬了一个军礼,当时真的鼻头一酸差点泪目,哪怕现在生病了,他仍然记得他曾经是一名军人,这是刻到骨子里的信仰啊!
最后一次是活动结束我们回到医院将要分别的时候,他们一直在说着谢谢主任,当老师在跟一个患者说话没来得及回答的时候,另一个病人会不厌其烦地说着谢谢直到主任说“不用谢,这是你们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是你们应得的”,他才心满意足地回了病房。这种真挚的感恩之心实在难能可贵。
文章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hxyxb.cn/qikandaodu/2021/0727/517.html